佛教理论
净慧法师法语问答录(4)
发布时间:2012-06-26 来源:中国佛学网 作者:净慧法师

第五十一问:佛法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法即相离相,不能由人掌握,只能由人修行而证悟觉知。佛法若能由人掌握,天王人王即佛,所出号令即法,众生从之而得,何来身心修行之说。“即相非相,即见如来;若三十二相是佛,转轮王具三十二相。佛无一法可说,若佛有法可说,即为谤佛。”佛不依相见,法不依言说,怎么能由人掌握呢?浅而易见,若有人说能掌握佛法,必是邪师邪见,惑乱世人。  

佛法在世间,离世无菩提;人人可闻知,信受凭根基。在信受的人中,能禅入证悟的人是少数;在闻知的人中,能承载弘传的是少数。能证悟承传佛法的人,是明心见性、觉知真谛、得法得戒、行菩萨道的人;却不能掌握佛法、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虚伪留碍。  

在当今世间,确实有人依相自谥是某佛降世,说相似法,以因为果法,行淫传法,灾难恐吓法等。名为掌握佛法,实则离经叛道;包藏魔法祸心,破坏身心正行。一些初行人,以邪曲心贪求善果,不辨真伪法义,随波逐流名人名相,堕入深坑而不觉知;若遇善友相怜劝告智语,如犬随主则善恶不分,反唇相讥且大言不惭,师徒似鸟兽断肠哀咽。明佛法义理,是为择法眼。择法辨理明自心,以防误身命损慧命。  

东山法门达摩传,贪寺取道无惠能;为法重人择法眼,雪山醍醐明心性。  

明师捐世法身空,破衣遮体素食命;恒常知我法无我,空中妙有性具足。  

法水沐德身心净,法药开智眼光明;定根不移执自坏,著相立破空客尘。  

沧海添胸展法怀,青山措背挺脊梁;顿悟心源平等性,盛传道化法利人。  

极意研寻无证悟,寻章摘句犬丧家;掌握佛法山石堕,依人为法源泉枯。  

名相即佛可调控,胡同抓驴两头蒙;鸭吃秫秆自直脖,装象鼻子插大葱。  

真妄同源难明辨,迟速异曲不同工;荷寄污泥莲种性,棲倾巨树根亦深。  

谦恭请教下风轻,其貌不扬心法重;苦海无涯法船渡,自做无底掌舵人。  

   

第五十二问:为什么说法不了义因果不昧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法以了义为究竟,弘法以了义达空相。究竟为法理具足圆通无碍,空相为修行证悟人法二空。证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离相生心,物我双亡,冥合法要,契入中道,依因缘方便智而观基逗教,言出离名闻之因,行作离利养之果,因之不立,果从何来;故无世间生因灭果,得出世间善因道果。若未证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境相生心,执著相有,貌合神离,非此即彼,以因缘言辞智而辩巧论教,言出心有蕴想成因,行作识落蕴田成果,因明不爽,果入法则;故不昧世间生灭轮回,受因报果,得世间有为因果。  

弘法者应对自我言行负因果责任,证悟到哪里讲哪里话,指明境界中不同路径,愿求闻法受教的人依法持戒正修,得以解脱生死绑缚,往生诸佛净土,一切苦果我皆代受;若因我所弘法义有谬,误导众生,愿承担一切谬误因果,善功德归于众生,负得起责任。  

言行念起因缘立,因果相随皆不昧;达人大观通三世,体道无心寂照境。  

天地气序有盈亏,合奏大乐无全功;应感必存人莫及,心印承德含灵真。  

真理妙相弥际广,法无不可难思议;百千灯传一脉言,江河湖海混鱼龙。  

入室著衣如来座,人法双亡相自空;开示悟入正知见,自利利他菩萨行。  

   

第五十三问:如何理解玷污佛法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法清净无为,圆通遍至;真如无碍虚空,一切染法不能玷污。所谓的玷污,是人身心贪著邪行邪见的染法,通过语言文字的传播,形成法相上的诋毁,造成自损损他的恶果;即邪见者自身心染法对自性三宝的玷污。  

世间一切染法,是相对法。相对法反映在法相上为有生有灭,一切无常,处于不断变化中。变化的法相,不变的法性,永远存在。平常人只见变化的法相,不见不变的法性,受根尘蕴识的支配,顺从无明,苦受烦恼,轮回生死。在这种坚固业习力的作用下,排斥一切清净法,怀疑一切无为法,不信一切自性法,断灭一切常住法。还有外道人,心外求法,只见法相变化有常,即知有规律可循;不见法性不变真常,即不知有法则总持。故无法觉悟佛法性身安立法界,佛报身主宰法界,佛化身遍周法界的实相。  

若佛法能被染法所玷污,法界中就不存在佛法。况且,于出世间法中,不存在一切染法。一切染法,只存在于三界世间。故一切依法持戒的修行人,身心处于染法中,又逆世而行离染法,随顺因缘而因缘不变,入中道而出世间。  

于此世界中,一切行菩萨道的人,离一切染法又入染法中,即无世间可入,又无出世间可出,自身心净则佛国土净。故有十方诸佛菩萨,以不同众生相示现世间,济度众生。  

如此法理虽难信难解,但确实可信可解。既为佛一大因缘如语开示悟入,又为历代无数圣人证悟验证。宇宙人生真相大多数人不能一时悟见,而少数人却无时无处真实的知见觉。只能依少数人认知力的智慧,导化多数人转化业习去修证智慧。众生须渐离一切染法,也可顿悟清净佛法。故佛教化行人修忍辱,怜悯一切玷污佛法的人,法供养一切不懂佛法妙理的人。  

玷污佛法为自损,法则因果不饶人;不需人为去惩罚,自尝苦受任由他。  

绝相难思藏珍宝,即心是佛体大道;一朝拉开无明幕,方见流浪苦凄怜。  

   

第五十四问: 二零一二年将至,这一年是世界末日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道教有句话,“天机不可泄露”!用佛教的话讲,“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说则众生难信生疑、论争不休,况无实义!而于当下,几乎全世界人的目光都盯住此事,关心着世界末日是否降临?为释疑解惑,安宁人心,依法方便,答复求问。  

世界历史上,有很多宗教哲人根据各自悟知的有限智慧,预先测知自然界将于何时何地发生异动失常,对人类社会产生何种何度的影响,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臆想。对某一具体事件,可能准确;但对世界大局的变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知其然上,又只见其坏灭现象而悲观失望,不见其常存新生而妄言末日。结果令人感到妄言不准,末日未至;如预测的一九九九年恐怖大王降临,人类毁灭等。  

那么,二零一二年即将来临,世界末日能否随之而来呢?准确地告诉诸位,地球照常运转,人类照常生存,世界末日不会降临;只是一些众生个体生命的末日每时每刻都在不同处所、以不同方式发生。  

是什么导致天地自然异动失常呢?曰,天地万物主持神神位的变化。神位新旧交替过程中,由众生业习召感,时而产生地水火风运转过度,有失常态,造成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风灾、火灾频生,瘟疫、疾病、饥荒、人祸伴生。灾难频生又使经济萧条,资源短缺,人的暴怒戾气上升、贪婪欲望猛增、身心言行失度、自控理智下降、惶恐绝望集中、暴力行为升级,易用极端手段解决矛盾等;给人类历史上,留下记忆深刻、影响巨大的事件;如万教收缘,十年普度结束,以一九九九年为界限象征;佛教中兴,十年正法出世以二零零九年为界限象征;转折清场,三年开元创新,以二零一二年为界限象征。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二三年间,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影响的灾难与事件,当下人类受者是,有目共睹。待神位安稳后,天地自然恢复常态。  

宗教哲人预先悟知的是万物主持神的退位,测知不到万物主持神的到位;悟知的是天地自然的失度,测知不到失度中的限度;即地水火风自然主体失度中有限度,有失常态又不离常态,有左右过之又不离本体。至于什么缘故,导致神位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天机,不可说,只能是有证悟的人心观觉知。故信仰佛教的人,应依心观觉知的实相,否认世界末日的到来,并有责任揭穿世界末日的假象,有义务告之真相,以安宁民心。  

人类对天灾人祸的心理恐慌,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无知无奈,仅凭良知提醒,利用科技,须防其害。当人类以可知自然的心态,坦然面对一切顺逆因缘时,善心终究趋吉,善行必然成祥。信仰佛教的人,有智慧应对自然变化为安稳,有能力化解一切灾难为吉祥。不盲认一切似知半解的知见,不盲从一切不了义究竟之论。保持正信正见的人生常态,保持正言正行的社会秩序。    

主药主稼主树神,山神土地水龙神; 主福主禄主寿神,二十八宿执曜神。    

神位神力如电力,主持万物依法则; 法界循环有秩序,令入公正因果律。    

世界末日不可信,成住坏空有劫数; 天灾人祸常发生,自然因缘难回避。    

觉自性心即是佛,论辩邪正魔似圣; 若不现身明心境,言语智慧拜哲人。  

   

第五十五问:如何理解有的人所做“禽兽不如”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当人见闻社会上发生一些遗弃子女、不孝父母、暴力凶杀等有悖人性的事件后,出于同类相怜的人伦道德心,对相关人事发出感叹,“怎么禽兽不如呢!”更有甚者,“请不要侮辱禽兽。”  

俗语有“猫养猫亲,狗养狗近,鸡孵小鸡一群群。”还有人观察动物,虽常见同类为争夺食物、配偶等相互争斗,却罕见同类争斗中致对方于死地的凶残;而且,于猿猴类种群中,尊卑有序等。故于民间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说;还有一些民族,以禽兽为图腾象征。  

人类的思维能力、言行规范、文化道德等方面,都是禽兽所不能及。人类处于自然界的顶端,必然有高端的人伦道德规范一切言行,才能保持社会文明的依序发展;否则,人类的破坏力,也是禽兽所不能及,最终将受到自然法则、社会规则的相应惩罚。  

古今中外,族群中野蛮行径、险恶残杀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每时每刻都以不同方式不断发生。这些现象形成的缘由很多,是宗教、社会各界人士永远的话题。依佛法因缘而言,六道众生生灭轮回中,人道处于核心位置,依据各自业习命终可善生天道,也可生入地狱、饿鬼、畜生、修罗道;即个人身心善恶言行形成的业习,通达六道;可升可堕,升到神天,堕则可突破畜生道直入地狱。而畜生道处于定报了业后,可生入修罗,人天道中的上升位置,又依各自业习生为不同业报的人。在人与畜生不同的业习中,人的恶毒心有时可能超过畜生;而畜生的恶毒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过人。相反,人的善护心永远超过畜生;而畜生的善护心远不及人。以此法理,就不难理解有的人所行作之事禽兽不如的道理了。  

当然,在人道中,有依佛法修行的人,还可证入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四圣道;四圣道超过天道众生,不在六道众生中。  

还有,极少数畜生道众生有意无意的伤害证入四圣道的人时,没有相互报应机会,其恶业增大,还将堕入地狱受报;但仅是个别因缘,不是普遍因缘。  

根尘相异各形体,人畜业习心不同;众生含灵有佛性,因缘受报存无明。  

人间正道在人心,利益养身道护心;得失利益为权宜,盈亏道义才是真。  

得道多助失道寡,禽兽不如失人伦;人道英明德贵重,道随证悟自清净。  

玉石出山方为秀,雕琢琳琅品质纯;老实做人善护德,切莫恶毒动心机。  

   

第五十六问:地狱内外的鬼类有什么不同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从总体上讲,地狱内外的鬼类名称不同、相貌不同、应报不同、苦受不同。  

地狱内的鬼类主要有鬼王鬼卒类、报到转生类、罪恶苦受类。  

鬼王鬼卒类,有神通力,善使法器,各司其职,行使冥令。主要分工有看护守卫、传递信息、逮捕勾招、受理衔接、掌管簿册、判罚量刑、执行剧烈、察验核准、善行教化、转轮超生等。其中,个人的福祸生死由鬼王掌管,由天王实施,由人王现报。鬼王鬼卒类与天王天民类福报相等,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报到转生类,从人间死亡到地狱报到验明正身后,经一至九殿 阎 君审判受报,到十殿 阎 君转轮处,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个鬼沿用人间的名字相貌。  

罪恶苦受类,在一至九殿所辖各种地狱受刑罚鬼,知人间所造作罪业,苦受惊恐与苦恼明白,属于恶鬼罪识,失去自由,惨烈剧痛,无以言表。  

地狱外的鬼类,主要有奔赴黄泉类、枉死未超类、有形鬼道类。  

奔赴黄泉类,世间人命终后,无善业生入天道,罪恶深重的鬼识由地狱黑白无常直接勾捕,其余鬼识由城隍勾捕。由城隍勾捕的鬼识由不同地方统入黄泉路,由大力鬼卒押送地狱。黄泉路上的鬼类,绵绵不尽的排队行走,从刚生的孩童至百岁老人,不分男女、民族、国界;有的如盲如痴;个个垂头丧气,普遍心怀怨屈;有的面黄肌瘦、残肢不全、血污裸体、凄苦百态;见有依佛法修行人心识定观时,众鬼大呼求救,欲围且退,恐阳伤神,无住自悔。而大力鬼卒扬鞭抽打、呼喝所归、各由天命。  

枉死未超类,有因战争、自杀、他杀、灾祸死亡的鬼,由命终时一念执著心所系,依情恋系世间,妄行游动不止。这部分鬼类须由佛教四众诵经超度,破解心形妄念妄执,再依善恶业习生天或入轮回。若无人为其超度,鬼识有形无力,有心无神,将受有形鬼道驱使苦役、损害污秽、无处申诉、积怨难忍。仍然沿用人名,保持人世相貌,具有人世才能,可择业附身入体,追加报复仇对。  

有形鬼道类,由地狱十殿转轮处超生的一道众生,对前世人生的一切名相失去记忆,只有业习相随。以形体区分,可有三十六种,游走世间各地,有力、有求、有食、有财与无势、饥饿、疲劳、困苦并存,命同劫数,业尽方终。  

地狱外的鬼类,主要以三十六种有形鬼道类为主;其它两类,从时间上流转过快,从数量上仍是不多;且又有入轮回与未入轮回的本质区别,还有形体、相貌差异等。  

依佛法禅定心观,觉知如是,粗略表述作答,无法详尽细论。世人不修智慧,难信存在鬼神,难解实相法理,身行迷本妄心。瞬间无常降临,阴阳二世相隔,悔之晚矣悠悠,定报无人再理。唯有善心人,信仰佛教法义,止恶行善世间,族群相亲、和敬、怜悯一切众生。救度卫国将士,超度遇难亡灵,回向怨亲债主,速生人天道享乐。  

莲不植高原习种性,巨浪起深海随机湧;人与鬼有三习相通,早察觉转化掉自醒。  

一莫多愁善感闷忧,二忌投机巧鬼主意,三不遮掩过失欺瞒,善行喜舍鬼道易断。  

   

第五十七问:如何理解佛教正法中兴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佛教兴于世间,分为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佛法住世的阶段性,各有标志。佛法住世阶段的不同,明示着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正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至高至上。像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重弘重修。末法时代,佛教在人心中的位置可有可无。历史证明,佛住世时所预知法流趋势完全准确无误。法流趋势,是依佛教在人心中位置的优先、持中、末后来认知;不是依寺庙与僧人的数量去认知。在认知法流趋势时,还应明示阶段差别是相对存在,不是绝对存在;即正法、像法、末法,像法时代存在正法、末法,末法时代存在正法、像法。法流趋势被多数人认知,形成群体共识,占据道德发展主流,就是末法中有正法;占据道德发展的支流,就是末法中有像法;占据道德发展的细流,就是末法中的末法。  

当佛教进入末法时代后,像法发展势头逐渐减弱;特别是一百多年来,又剧烈锐减,形成实际意义上的末法时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末法势头达到了顶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当下的三十多年间,又逐渐为佛教中兴拉开了序幕。序幕的拉开仍以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伴随着心灵扭曲的道德滑坡,相互交织为动力。佛教正法活动又重现于历史舞台。回顾佛教锐减的一百多年至二零一二年,人类所发生的天灾人灾史无前例,失去道德规范控制的科技手段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满足各种欲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福祉的种种危害。  

从二零一三年开始佛教中兴,将维护一千八百年;其中,一千年为相对鼎盛时期,六百五十年为相对平稳期,一百五十年为相对减弱期。一千八百年后,佛教又恢复到实际末法时代的常态。  

所谓的佛教中兴,是人类从惨烈的天灾人祸中走过来,知其因果报应,反省心行过失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愿意接受佛法义理,并依此建立道德文明的社会秩序;相应的正法住世、像法复兴、抑制末法。  

佛教中兴后,依《金光明经》法义,正法治世,转人天互损为人敬天、天益民,人与自然和谐,各种灾厄相对减少、减轻,物富粮丰;转人与人互损为同类相怜和睦,人与社会和谐,各种人祸减少、减弱,国泰民安。依《大般涅槃经》法义,四众弟子自我约束言行,正心正行于世,相互尊重,正戒修行。转化习气,弃舍邪见,利乐有情。  

末法常态后,人天互损,同类争斗,过于当下一百多年来的状况,天灾人祸相对加重,只有局部地域的人信受佛法及少数人依法修行;并逐渐以佛教文化代替正法住世,外表像法存在,实际末法身心。  

正法住世高山先照月,像法时代通宵炬成昼;  

末法降临云起寸间空,中兴随缘妙独尽经史。  

是二俱离时假何为乘,知定于真空相我是谁;  

圣无方所待随机化导,在凡之境机变如幻形。  

法流趋势锐减灾立生,人心贪婪物色祸同现;  

绝相难思奥密在何处,神目如电法则不藏奸。  

明依戒法幽则鬼神护,身心内德自醒益后人;  

夕雨万滴兴衰一场梦,聆风慕景离念体现真。  

   

第五十八问:如何理解公开诋毁佛教的言论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若有正法出世于先,必有魔子干扰于后,皆众生因缘。部分众生业习之因,召至相应之缘,堕入魔法罗网之果。业习之因,既有前世所积,又有今世所累。相应之缘,既是当世邪见,又是后世魔缘。罗网之果,既是今世心因,又是后世身果。  

行菩萨道的人,宁愿千劫用利刀剜挖双目,不愿见世人诋毁佛教文字!宁愿千劫用利斧砍断耳根,不愿闻世人诋毁佛教音声。并非惧怕佛教毁灭,而是怜悯罪重众生,一时图强快意,万劫不复深坑,医王难医该死,甘露不润无根。如有人以言论公开诋毁佛教,请不予辩理,机缘成熟时必遭厄运,自消自灭。  

饭送饥人,理达知人,辩理无益,白费气力。况佛教中兴大势已成,势不可挡,不因几句言论可毁,不因几段文字可灭,只是入海数沙、以掌击空、枉费气力而已。  

垢净共住法,水波同体生;本来离尘觉,触境迷无明。  

背觉合尘妄,爱染大慢成;性海无风寂,心念起汹湧。  

象不参蚁斗,人得成于忍;随缘不随便,慈悲悯众生。  

弘法利生住,受磨才成功;众生皆平等,逆缘恩义重。  

   

第五十九问:现在有人说四道轮回是怎么回事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六道轮回中,修罗为五道共有;在佛经中也常说五道。五道轮回中,人道须间隔五百世再有机缘转生为人;每世三十年,乘以五百世为一万五千年;故现在世人再没有机缘转世为人,见闻佛法;需五十七亿年后,见闻佛法。有的法师见现在世人不知珍惜人身、见闻佛法的因缘,以此劝化世人警醒,“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实际还是六道轮回,四道轮回为方便说。  

六道轮回中,唯人道难得。人道中见闻佛法难,值佛住世更难。见闻佛法信受难,依法修行难上难。故佛教四众,是幸运中的幸运者,又是万幸中的大幸人。  

金银财宝不为贵,高位显赫不为尊;天边浮云眼前过,不知后世得何身。  

见闻佛法进宝山,证得四圣天中天;永世福乐享无尽,胜似人间亿万千!  

在人道中失人身易,一旦无常时至,片刻不能停留,奈何桥下无奈何。人在世间,心易染污,积业成习,一失人身随业流转,万劫不复。  

四众弟子心不痴,各个明白大智慧;佛门若无真实义,谁肯苦行舍富贵。  

古今中外诸大德,国王王子离其位;荣华富贵又是谁,神通自在方为最。  

   

第六十问:如何理解魔法法理的本质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若用一个字来回答,魔法法理本质为染;相应佛法法理本质为净。识染则无明,心染则蕴业,身染则为习;识净则功德,心净则道业,身净则善习。  

染法法理,依自然而唯自然,依因缘而唯因缘;如依科学而唯科学,依人性而唯人性。表现形式为非此即彼,利害并存。  

魔王依此相对存在法理,识染一切蕴习,心染一切法相,身染一切乐受,暂住于大自在天宫殿,干扰破坏一切影响利益魔业的清净道业;其手段来无方所、去无踪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其极,护卫宫殿安稳与子民不绝。  

净法法理,依自然而离自然,依因缘而离因缘;如依一切法离一切法,依一切相离一切相。表现形式为有此有彼,又空此空彼;存利存害,又舍利舍害。诸佛依此中道法理,识净一切蕴习,心净一切法相,身净一切乐受,常住于极乐世界大宝莲花中,教化一切众生修行一切清净道业,坏掉一切内外魔法道业;其智慧加持力遍周法界、通达彻至、圆融无碍、如影随形、慈悲一切众生,护念诸佛种性不断,主持法性清净。  

于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法性中,地水火风空为自然法,识性为因缘法。自然法依空而立,因缘法依识而立。而于世间自然法依相而立,因缘法依业而立。染相则为魔法,净相则为佛法;染业则为魔法,净业则为佛法。又于自然法中有因缘法,因缘法中存在自然法;如人身为自然法,心识为因缘法,一体七大法性俱全。身根执著自然法,心识沉迷因缘法,便受魔法摄受。身根定空自然法,心识觉知因缘法,便受佛法加持。由此法性、法相所生法理无尽,十法界众生各有所依。总之,一切常住不变总持法则为佛力,一切无常变化分别主持法相生灭为神力,一切执著生灭染污法相为魔力,一切欲求善恶心念为自力。佛力最大,如宇宙虚空。神力最准,如规律科技。魔力最强,如诱惑烦恼。自力最弱;如欲漏业习。依皈佛力,可修证四圣道。依止神力,可修外道或习儒学。依从魔力,可通恶道精灵。依靠自力,可以善升恶堕。修行人应皈依佛力,运用神力,弃转魔力,增强自力。  

法筵常开僧俗客,游方顺命心随缘;佛法方便禅三昧,魔求外法自在天。  

无缘大慈同体悲,诸佛清净住涅槃;魔王喜慢差别念,法执我相心有染。  

   

第六十一问:诸染法中为什么贪习为最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贪嗔痴慢疑,为染污身心法。贪习处于中心,其它业习围绕贪习运行,贪心不能满足则生嗔,嗔心需要发泄则生痴,痴心失智妄行则生慢,慢心自我关头则生疑,疑心见思烦恼则生惑等。  

贪习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根尘所生起,意根以求得财色名食睡欲乐享受满足,再为满足欲求而行杀盗淫妄酒等十不善业。由此因缘立、业习成,导致轮回相报、命债难清、自召恶果、烦恼哀鸣!如贪心于战场,杀人放火,争城掠地,秧及无辜。如贪心于官场,潜规则贿,污法乱政,民怨则生。如贪心于市场,投机钻营,假冒伪劣,谋取暴利。如贪心于人场,尔虞我诈,逢迎谄曲,口蜜腹剑。最可怕人人如此金钱至上,形成社会潜规则,一切活动唯利益关系,假公济私,置社会公正规则为虚设,祸国殃民。如贪心于道场,名闻利养,人我是非,邪见污行。最可怕破佛戒律,坏佛形像,误导信众等,形成魔法氛围,排斥正法久住,自堕又拉垫背。故菩萨行人见贪,如见大流猛火,如见毒虫猛兽,如见断崖深坑。在日常行作中,抑贪节欲,治贪清心,除贪布施。  

小贪财色大贪国,欲壑难平无限多;侵占掠夺还不够,霸道欺压不准说。  

贪欲横行燃怒火,作恶到头毁家国;天怒人怨报仇恨,因果循环自招祸。  

千劝万劝人不醒,莫嫌老叟太罗嗦;财主富翁今谁在,秦吞六国又如何。  

少欲知足贪可抑,利益他人福寿德;正修正行身心稳,清净向善大道阔。  

   

第六十二问:您参生活禅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行住坐卧一切处,生存活动一切时,无非是禅;禅味十足定空可参,禅机无限智慧方便。所认知的生活禅,不是名词上区分的生产禅、工作禅、学习禅等;而是身禅于定中、心禅于空中,参离于尘中,转境于蕴中,舍有于相中。  

一切禅行不离六根、六尘、六入十八界。于十八界中,易造作不善者不离身语意。为保持身语意清净,不染业习,须依戒定慧,参修无漏学。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中,有文殊师利菩萨所说一段法句,应是一切修行人参生活禅应具有的智慧。其法义告知如何触景生智,遇事转境,弃执舍愚,自养己德。法句选摘如下,与诸位共参。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善事於佛 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怨親平等 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  當願眾生 入於聖地 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  當願眾生 捨諸偽飾 到真實處  

上昇樓閣  當願眾生 昇正法樓 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  當願眾生 一切能捨 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  當願眾生 捨眾聚法 成一切智  

若在厄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所行無礙  

捨居家時  當願眾生 出家無礙 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  當願眾生 演說種種 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巧事師長 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  當願眾生 得不退法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願眾生 勤修善根 捨諸罪軛  

鬀除鬚髮  當願眾生 永離煩惱 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  當願眾生 心無所染 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  當願眾生 同佛出家 救護一切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紹隆佛種 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受學戒時  當願眾生 善學於戒 不作眾惡  

受闍梨教  當願眾生 具足威儀 所行真實  

受和尚教  當願眾生 入無生智 到無依處  

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具諸方便 得最勝法  

若入堂宇  當願眾生 昇無上堂 安住不動  

若敷床座  當願眾生 開敷善法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菩提座 心無所著  

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修行於定  當願眾生 以定伏心 究竟無餘  

若修於觀  當願眾生 見如實理 永無乖諍  

捨跏趺坐  當願眾生 觀諸行法 悉歸散滅  

下足住時  當願眾生 心得解脫 安住不動  

若舉於足  當願眾生 出生死海 具眾善法  

著下帬時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  當願眾生 檢束善根 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  當願眾生 獲勝善根 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  當願眾生 入第一位 得不動法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淨  

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 其心調淨 噬諸煩惱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  當願眾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洗滌形穢  當願眾生 清淨調柔 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  當願眾生 得清淨手 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  當願眾生 得淨法門 永無垢染  

手執錫杖  當願眾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  

執持應器  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所行 入無依處  

若在於道  當願眾生 能行佛道 向無餘法  

涉路而去  當願眾生 履淨法界 心無障礙  

見昇高路  當願眾生 永出三界 心無怯弱  

見趣下路  當願眾生 其心謙下 長佛善根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捨不正道 永除惡見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  當願眾生 遠離塵坌 獲清淨法  

見路無塵  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若見險道  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若見眾會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見大柱  當願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應敬禮  

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善根超出 無能至頂  

見棘刺樹  當願眾生 疾得翦除 三毒之刺  

見樹葉茂  當願眾生 以定解脫 而為蔭映  

若見華開  當願眾生 神通等法 如華開敷  

若見樹華  當願眾生 眾相如華 具三十二  

若見果實  當願眾生 獲最勝法 證菩提道  

若見大河  當願眾生 得預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陂澤  當願眾生 疾悟諸佛 一味之法  

若見池沼  當願眾生 語業滿足 巧能演說  

若見汲井  當願眾生 具足辯才 演一切法  

若見涌泉  當願眾生 方便增長 善根無盡  

若見橋道  當願眾生 廣度一切 猶如橋梁  

若見流水  當願眾生 得善意欲 洗除惑垢  

見修園圃  當願眾生 五欲圃中 耘除愛草  

見無憂林  當願眾生 永離貪愛 不生憂怖  

若見園苑  當願眾生 勤修諸行 趣佛菩提  

見嚴飾人  當願眾生 三十二相 以為嚴好  

見無嚴飾  當願眾生 捨諸飾好 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  當願眾生 以法自娛 歡愛不捨  

見無樂著  當願眾生 有為事中 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  當願眾生 常得安樂 樂供養佛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獲根本智 滅除眾苦  

見無病人  當願眾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見端正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常生淨信  

見醜陋人  當願眾生 於不善事 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  當願眾生 於佛菩薩 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  當願眾生 於有惡人 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  當願眾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  當願眾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願眾生 堅持志行 不捨佛道  

見著甲冑  當願眾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眾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  當願眾生 於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淨命 不矯威儀  

若見於王  當願眾生 得為法王 恒轉正法  

若見王子  當願眾生 從法化生 而為佛子  

若見長者  當願眾生 善能明斷 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  當願眾生 恒守正念 習行眾善  

若見城廓  當願眾生 得堅固身 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  當願眾生 功德共聚 心恒喜樂  

見處林藪  當願眾生 應為天人 之所歎仰  

入里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願眾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  當願眾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見不捨人  當願眾生 常不捨離 勝功德法  

見能捨人  當願眾生 永得捨離 三惡道苦  

若見空鉢  當願眾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若見滿鉢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當願眾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當願眾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  當願眾生 具慚恥行 藏護諸根  

見無慚恥  當願眾生 捨離無慚 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麁澁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從舍出時  當願眾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願眾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盛暑炎毒  當願眾生 捨離眾惱 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  當願眾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  當願眾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  當願眾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  當願眾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  當願眾生 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頂禮於塔  當願眾生 一切天人 無能見頂  

右遶於塔  當願眾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遶塔三匝  當願眾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讚佛功德  當願眾生 眾德悉具 稱歎無盡  

讚佛相好  當願眾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  當願眾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第六十三问:何为乖诤法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由同一事物引发的一切偏离真相的非正常辩论,为乖诤法。从对象上,可区分为说法者与闻法者。从方式上,可区分为强硬毁赞与曲直谄媚。从效果上,只有一个事与愿违的结论。  

对说法者而言,应“演说种种,无乖诤法。”切忌言辞粗横或随意大小背离原义的不和合知见,切忌造作放逸或舍犯戒法有悖原理的行为。  

对闻法者而言,应“见真实理,永无乖诤。”切忌情感义气或肆意褒贬遮佛实相的不公正语句,切忌逢迎做戏或自专己见毁赞实义的心行。  

无论什么人采用什么方式非正常辩理论义,无论以何种目的利用何种言行非正大诋毁张扬,最终效果总要还原事物实相。缘由是偷换概念章义的小聪明,难欺证悟明见实相的大智慧;混淆戒法义理的小伎俩,难逃具足正见实相的大法眼。在乖诤中,以名闻利养利己损他开始,以逐渐显露原形自害告终。  

自作自受因果,法则造化认真;金刚护法察查,鬼神通达人心。  

说法者与闻法者,除诸佛菩萨外,难全其义,难圆其理;对存有过失处,常自忏悔增益,谦下修学更正;相互包容提醒,交流知见光明。即使对谬说邪解的知见,也只能是正说义理、正人视听,不攻击其身,给予人格尊重。不怕存在过失,只怕执著过失;若固执不开窍,难进善言法味。  

   

第六十四问:如何理解“入无生智,到无依处”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依法修行正定,证入如来智印三昧智慧境界,得见佛性无依又总持万法的实相;唯佛证得。受善知识教,依法修行正定,证入自在无碍三昧智慧境界,得见一切法空性无生灭的中道真谛;唯菩萨证得。受善知识教,依法修行正定,证入断三界见思二惑尽极智慧境界,得见我生已尽梵行清净的圣道真谛;唯阿罗汉证得。  

若再详细一点讲,“入”为法入;证入准则,为修行人证得正定智慧,具足相应功德;否则,为门外汉。“无生智”为佛性自然具足无生无灭的智慧;所具足功德不同,故区分四圣道谛;若于凡夫,有谛无义,不具功德,不能得见。“到”为通达无碍,自然成就。“无依处”为无法可依、无相可依、无缘可依、无我可依;故佛是无为道人,无依人成道。而世人有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故为有学或凡夫。  

修行人于世间,虽现凡夫相,但可证入四圣道不同境界,通达法界实相;故人不可貌相而相轻,心行平等;应有志不在年高而相重,众生平等。